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甩掉“貧油國”帽子,迅速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石油工人,以沖天干勁和忘我犧牲精神,開發出大慶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實現了中國石油事業的重大突破,把原油年產量從新中國成立前僅10余萬噸大幅提升至1978年的約1億噸。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給現代化建設提供能源支撐,夯實經濟起飛的基礎,一大批石油戰線科技工作者和一線石油工人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把原油開采量進一步提升至2017年的約2億噸,石油大國地位不斷鞏固。
攸關國脈掌石油:中國石油工業形成3大公司獨立經營格局
1979年之后,原油生產連續兩年徘徊不前,呈下降之勢。面對這種局面,當時有關部門把農村“大包干”的經驗引入到石油行業,決定從1981年起,對石油行業實行“1億噸原油產量包干”政策,具體來說就是石油部門在完成1億噸產量指標后,超產油和節約的自用油可以出口,所得外匯全額留成,用于進口器材、技術;國內外油價差額絕大部分留作石油勘探開發基金。“石油大包干”極大地調動了石油戰線職工的積極性,效果很快體現出來,1985年,原油產量達到了1.25億噸新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石油領域勘探和開采技術領域很大程度上處在觀念有待更新、設備落后、靠人海戰術和拼命精神彌補的階段。到1983年起外匯留成政策實施,石油領域才開始引進大型計算機、數字地震儀、測井儀等先進勘探裝備,并引進法國和美國地震隊和測井隊,加強中國西部山地、大漠區的勘探技術攻關。
為了適應世界海洋石油快速發展趨勢,1982年2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成立,成為第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工業行業。1983年2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將原來分屬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管理的39個石油化工企業劃歸總公司領導。總公司直屬國務院。
1988年4月,石油部改組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并將所屬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分立。自此,中國石油工業基本形成以陸上、海洋、石化3大公司為基礎,分工較為明確,各自獨立經營的格局。
四海籌謀利九州:石油公司開始了“走出去”步伐
1989年,中國開展塔里木石油會戰時,中國石油領域初步呈現出“兩新兩高”(即采用新工藝技術、新管理體制,實現高水平、高效益)的新面貌。
石油領域的技術進步為“走出去”奠定了基礎。1993年3月,中國石油中標泰國邦亞區塊項目,同年10月,與秘魯國家石油公司簽署塔拉拉油田7區作業服務合同。據統計,到2017年,共有34家中國石油企業參與了海外210個石油項目的投資,累計海外石油權益產量達1.9億噸,由此也帶動了中國石油技術和裝備進入美國、中東的油氣田,為世界石油產業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與此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石油的需求也逐漸加大。數據顯示,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多。2003年達到9112萬噸,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4年首次超過億噸。
重組經營循大勢:石油工業變分業經營為混業經營
1998年3月,國務院宣布重組石油工業,變分業經營為混業經營,中石油、中石化成為兩大貫穿整個產業鏈的壟斷石油集團,并同時獲得石油進出口經營權。1999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進行重組改制,組建了各自的股份公司。2000年至2001年,3家股份公司先后在海外成功上市,國有石油公司的產權改革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為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4年,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成立,該商會主要維護民營油企的利益。商會成立時,民營油企占據的市場規模已經很龐大。
創新科技競潮頭: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成石油業發展主要動力
伴隨著強勁的工業增長和不斷提升的國內生活水平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而在這些能源中,石油更是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015年,國內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2.15億噸,近幾年均保持2億噸高位。
“走出去”20余年,石油勘探開采技術也不斷提高,國內外尚無凹陷區礫巖規模勘探成功的先例,中國石油人經過二十多年艱苦探索,最終突破“勘探禁區”,創立了凹陷區礫巖油藏勘探理論和配套技術體系,發現瑪湖10億噸級特大型礫巖油田,開拓出中國新的石油基地。
2017年8月6日,塔里木盆地的順北油氣田“順北評2H井”完鉆井深達8433米,創下亞洲最深井、最深定向井兩項紀錄,標志著中國油氣田超深井鉆井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攻克了這一世界級鉆完井難題,平均埋藏深度超7000米,超深、超高壓、超高溫的順北油氣田才有成功開發的可能性。
全球石油工業的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過去靠高投入拉動增長的經營方式已不適應新的形勢。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已成為帶動石油勘探開放發展的主要動力。另外,中國石油公司海外投資逐年增加,企業在常規和非常規石油生產上均有突破,在能源轉型市場可以為它們提供最新的技術和最好的商業實踐。
2018年7月,國家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
其中正式取消了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石油下游環節完全開放。